当前位置:首页>> 乡土览胜>>农家致富>>文章内容
油菜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

发布时间:2014/2/2 21:11:23 作者:admin 浏览量:1426次


一、蚜虫

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、桃蚜和甘蓝蚜,3种蚜虫分布广泛,寄主作物多,为油菜上常发性害虫,不仅刺吸养分,而且可传播多种病毒病,危害油菜安全生长。

1.发生规律 3种蚜虫常在油菜上混合发生,世代重叠严重,无转寄主习性,有群集性和较强趋嫩、趋黄性,大多聚集在主枝顶部和分枝嫩梢的花梗上,对银灰色有负趋性。常于春、秋两季盛发,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取决于天气,春末夏初和秋季气温偏高、降雨少、较干旱的气候,十分有利于蚜虫的发生、繁殖和危害。

2.田间诊断 以成若蚜群集于油菜心叶、叶背、嫩茎、花梗、嫩角等处,刺吸汁液和水分,使受害叶发黄、卷缩,生长不良。嫩茎和花梗受害,多呈畸形,影响抽薹、开花和结实,严重时造成花序枯死。蚜虫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,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直接刺吸危害。

3.防治技术 重点在苗期防治蚜虫。一是苗床期利用银灰塑料薄膜避蚜,或利用蚜虫趋黄性,秋季苗床或移栽田每亩放黄板6—8块诱杀。二是做好药剂拌种。用辛硫磷按种子重2%—3%的药量与10%—15%的水混合均匀搅拌,堆闷8—1.2小时,晾干后播种。三是适时防治蚜虫。苗期或蔓期百株蚜量分别达到1000头或2000头时,或有蚜株率达10%时,采用吡虫啉、啶虫脒或菊酯类等农药防治,如10%吡虫啉20克或2.5%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、3%啶虫脒乳油40—50毫升;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—18克;2.5%三氟氯氰菊酯(功夫)乳油10—20毫升等喷雾防治。

二、潜叶蝇

我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,危害油菜、豌豆等多种植物叶片、果实等器官,影响光合作用,降低油菜产量。

1.发生规律 成虫活泼,多在晴天白天活动,吸食花蜜或叶片汁液并产卵,江苏省通常以3月下旬—5月下旬发生危害最普遍。油菜花期蜜源丰富,成虫产卵量大,结角期幼虫数量剧增,角果膨大期幼虫数量和危害程度达最高峰。长势好、茂密浓绿田受害重,白菜型品种受害重。潜叶蝇耐寒但不耐高温,高温干旱不利于其发生。

2.田间诊断 油菜开花结果期以幼虫潜人叶片上下表皮之间取食叶肉,叶片上形成灰白色的弯曲、不规则虫道,内有细粒虫粪。危害严重时,叶片布满虫道,叶片组织失去绿色部分,严重影响光合作用。幼虫还可蛀食嫩茎、花梗和嫩角果。

3.防治技术 春季成虫盛发期或幼虫初孵期喷药防治。可选择48%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、1.8%阿维菌素2000倍液,或5%啶虫隆乳油2000倍液或5%氟虫脲乳油或50%灭蝇胺可湿粉5000倍液等,亩用药液40—50公斤。

(江苏省植保站 杨荣明)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版权所有: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

技术服务:教育技术室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