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 新城点击>>先进典型>>文章内容
张红霞:尽己所能,扮好多重角色

发布时间:2014/4/22 21:03:04 作者:admin 浏览量:1521次


与自己的丈夫相亲相爱、相敬如宾,却在33岁时经历了丧夫之痛。面对困难,她没有畏缩,没有逃避,而是毅然挑起了照顾公婆、抚养儿子的重担,她视丈夫的家人为自己的亲人,大姑子、小姑子遇到困难,她总是冲在最前面,照顾外甥女无微不至,她就是禄口街道永兴社区居民张红霞。

公婆的“小棉袄”

1993年,21岁的张红霞经人介绍,与丈夫相识相恋,并于次年携手走进婚姻殿堂,第二年儿子降生,婚后生活平静而幸福。原本在镇江一家企业开车送货的丈夫,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,辞职回到禄口后继续在企业给人开车送货,一家三口其乐融融。然而,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。2003年9月,丈夫遭遇车祸离开人世,张红霞痛苦万分。可是她知道,丈夫没了,以后她就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了,如果她倒下了,这个家就散了。于是她调整心态,强装轻松,毅然挑起了家庭重担,上班赚钱,下班做家务、照顾老人、接送孩子,还要安慰情绪低落的老人和孩子。婆婆一时无法接受失去儿子的事实,每天茶饭不思,经常默默地流泪,张红霞就不停地开导她,陪她聊天,劝慰她人死不能复生,生活还要继续,自己会像亲生女儿一样孝敬公婆。公公身体不好,此前曾先后做过两次手术。看到儿媳妇日渐消瘦,每天还这么辛苦,公公婆婆很心疼,有什么小病也不愿意给儿媳妇添麻烦。2004年,张红霞发现公公行动异常,反复询问得知公公身体不适,便与婆婆一道把公公送进医院,原来公公得了疝气,需住院手术。公公住院期间,婆婆在医院负责看护,张红霞每天在家里变着花样做各种营养餐,一天三顿送给公公,再赶回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。2005年,婆婆得了胆囊炎住院,张红霞也是跑前忙后地照顾。有人劝她年纪轻轻的干脆改嫁算了,她总说她不能对不起家里的老人和孩子,她要把全部的爱放在这个家里。

大姑子小姑子的“贴心人”

张红霞的丈夫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,张红霞与大姑子小姑子的关系很融洽,大姑子小姑子生活遇到什么困难,张红霞总是当成自己的事情竭尽全力去做。2004年,大姑子的丈夫查出患有胃癌,需要住院手术,张红霞毫不犹豫地把丈夫事故的赔偿款拿给大姑子,要他们安心治病,张红霞包揽了大姑子家里里外外的琐事,还经常去医院看望他们。经过长达十年的治疗,大姑子一家只能靠拿低保过日子,张红霞很心疼大姑子,自己有什么吃的用的都会送给大姑子。

小姑子2003年离婚,后重新组建家庭,小女儿汐汐今年只有六岁,在幼儿园上学。小姑子与丈夫经常要上夜班,张红霞主动承担起接送汐汐上学放学的任务。张红霞会给汐汐做各种好吃的,问她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,教她唱儿歌,哄她睡觉,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待。汐汐跟张红霞最亲近,有什么开心或是不开心的事情也喜欢主动跟舅母说,汐汐亲昵地称呼这个舅母为“舅母妈妈”。儿子看到张红霞对汐汐这么好,难免会有醋意,张红霞就会对儿子说:“如果你将来有了自己的小孩,你是不是希望我对你的孩子也好呢?”儿子便会羞愧地点点头,逐渐理解了妈妈。

儿子的“好榜样”

从2003年父亲去世,到2007年母亲张红霞因为工作中手被机器轧伤住而医院,家庭的变故让儿子成绩直线下降,性格也变得敏感和自卑,他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要降临到他家。张红霞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既怕儿子有压力,又担心他不能健康成长,她悄悄擦干眼泪以后,决定找儿子促膝长谈,她告诉儿子“不成才没关系,但是一定要成人”,儿子答应张红霞会振作起来。长谈之后,母子俩抱头痛哭。

别人问张红霞这么努力、这么严格要求自己的动力是为什么,张红霞说: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我要给儿子做个好榜样。”2009年,儿子在各种变故的压力之下,考上了江宁中等专业学校。去年,儿子毕业后顺利进入禄口一家企业工作。因为爷爷和爸爸都是退伍军人,儿子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英勇威武的军人来报效祖国。如今,儿子每天晚上都坚持锻炼身体,为入伍打基础,看着高大帅气的儿子既懂事,又乐观,也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,张红霞倍感欣慰。

(禄口街道宣传办 肖敏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版权所有: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

技术服务:教育技术室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