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> 新城点击>>街道要闻>>文章内容
禄口街道文联首换届,助推基层文艺事业大发展

发布时间:2013/6/29 12:59:59 作者:不详 浏览量:1326次

为进一步团结力量,繁荣街道文学艺术事业, 5 30,禄口街道文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。会议认真听取、审议并通过了第二次文代会工作报告,审议通过了禄口街道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,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文联委员会和新的文联领导机构,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区文联主席高吉祥,区文联党组书记王晓丹,街道党工委书记潘有为、副书记姚小荣等领导出席活动。高吉祥代表区文联对禄口街道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,对禄口文联过去五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,并要求街道文联牢记使命,弘扬时代精神,服务基层发展,加强队伍建设,努力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。潘有为希望禄口街道文联不辱职能使命,放歌时代,关切民生,多出精品力作,建设德艺双馨文艺队伍。

200711月,作为南京市四郊及江宁区内应运而生的第一个街道级文联,禄口街道文联正式宣告成立。自从成立以来,禄口文联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,坚持“二为”方向和“双百”方针,在“三贴近”中引领群众文化,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营造浓厚氛围,为文化强街和禄口实现现代化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保证、精神动力、舆论支持。

据统计,五年来,禄口街道文联开展了群众书法、诗歌创作、征文演讲、广场舞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30余场;组织开展各类文化观摩交流活动20余场,省著名画家徐佩晨,当代诗人、翻译家、学者马永波,省市区书法艺术界知名人士张玉宝、魏建勋、慎志杰等在禄口都留下了佳作或书画墨宝;每年在各类媒体刊出、播出的新闻专题稿件 200余件,电视专题片 20余件;挖掘身边故事,编成曲艺、小品、歌曲等传唱节目 20余支;还编撰了 160万字的大型地方史志《禄口街道志》、散文集《禄口风采》和《禄口史话》等书籍5册,对禄口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良好影响。

在传统文化方面,铜山狮子舞、马铺锣鼓、铜山龙灯禄口民间文艺均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和传承。铜山狮子舞被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遗名录,马铺锣鼓被批准为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,并于次年 4 月赴马来西亚参加演出。山塘的民间艺人史永余,是南京白局艺术的著名说书艺人,他自编自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说唱书段,产生了积极影响。街道文联还充分挖掘整理大量的历史地情资料,《方家湾的历史血案》、《陶渊明后裔新年晒宗祭祖》、《乾隆遗韵》、《封建家法镇麻》等作品分别在《扬子晚报》、《南京晨报》等媒体发表,并摄制成了系列电视专题片。

在人才培养方面,街道文联每年多次组织会员参加学习、培训和交流,提高文艺爱好者的技能。老教师张庆祥创作的一些纪实体散文、诗歌、楹联、格言及歌曲等屡有获奖,人民日报、中国文联、中国文史、中央文献、中央党校等国家级出版物上都刊有他的作品。退休干部陶德华常年研修书法,精通隶、篆两类书艺,在国家级和地区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,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,有的还被国家美术馆、书画院收藏。文艺新秀周久云、赵勇等人的作品不断见诸报端。街道文联还不遗余力地培养一批青少年文学创作爱好者。禄口中学的“新燕文学社”、禄口小学的“小精灵文学社”,在街道文联的指导下,都建立了自己的写作园地。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版权所有: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

技术服务:教育技术室

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